为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大类培养改革,规范2021级本科生的专业确认工作,根据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关于启动2021级本科生专业确认相关工作的通知》,结合明德书院实际情况,经明德书院学院联席会讨论,特制订本专业确认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和学习自主权,最大程度发掘学生的特质与潜力,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组织领导
书院成立2021级本科生专业确认工作小组,负责专业确认工作的组织工作。书院院长任组长,书院责任教授、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院长、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轮值)任副组长,各学院(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为成员,另设两名秘书。
三、参与对象
明德书院所有按照大类招生目录录取且完成第一学年课程修读的学生均应确定一个招生录取时大类下的专业,并开始后续阶段的专业学习。
以下情况的学生不参与本次专业确认:
1. 招生时已明确专业归属的学生,如外语类保送生;
2. 2021级法学-人工智能双学位学生;
3. 未完成一学年修读的休学学生;
4. 已进行过转专业的学生;
5. 留级或复学学生;
6. 暂不具备专业确认条件,并经专业确认工作小组同意的学生。
四、实施规则
按照尊重志愿的基本原则,采取“尊重志愿+成绩排序”的方法进行专业确认。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各学院根据专业办学条件、专业教师人数等确定学院容量和专业容量。在容量范围内,将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确认。如果选择人数超过容量限制,将采取“尊重志愿+成绩排序”的方法进行专业确认。
志愿填报规则:学生通过专业确认信息系统,对就读大类包含的明德书院内所有专业进行志愿排序,不得同序填报,不得跨大类选择专业。
五、实施流程
1.专业容量确定
经书院学院联席会讨论并经校专业确认工作小组批准确定明德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容量分别如下: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03人(其中未提前修读外语类专业课程的学生最多101人);
法学院51人(其中未提前修读外语类专业课程的学生最多50人);
外国语学院62人,调进调出分别不超过2人。
实施过程中出现具体问题由书院学院联席会解决。
2.参与专业确认学生名单确定
书院审议确定参与专业确认的学生名单并予以公布。学生如有异议,可书面向书院提出异议,由书院讨论确定是否可以参与专业确认。
3.成绩确定
相关开课学院负责完成大类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的成绩录入。课程成绩录入完成后,学生即可查看本人成绩。如学生对课程成绩有异议,可提出成绩核查申请,由教务部与开课单位确认课程最终成绩。
4.成绩排序及录取标准
明德书院按照制定的成绩排序规定,完成学生2021-2022学年(第一、二学期)的成绩排序,并予以公布。专业容量范围内按照第一志愿录取。超过专业容量时,按照2021-2022学年(第一、二学期)排序成绩从高至低录取;如成绩相同,可参考专业课成绩。
成绩计算方法依据明德书院2021级学生学业指导手册中的平均学分绩的算法。

其中,n为课程数目;课程学分指2021-2022学年(第一、二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规定学分;课程成绩指无论及格与否,所有课程(不包括数学及公选课)第一次正常考试之成绩。
成绩折算:课程成绩评定为优、良、中、及格时,分别折算为95分、85分、75分、65分;不及格按实际分数计算。
5.志愿填报
书院组织学生完成专业确认志愿填报。在规定时限内经提示仍没有正确完成填报专业确认志愿的学生,视同放弃专业选择的权利,服从调剂,由书院统筹在未录满专业中进行调剂。
6.专业确定
书院完成学生专业确认工作,同时对时限内未按规定填报专业确认志愿的学生进行调剂,确定录取专业。
7.异议申诉
书院对专业确认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内学生对专业确认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向专业确认工作小组提出书面申诉。专业确认工作小组负责完成申诉处理,并向相应学生反馈处理结果。
8.结果公布
公布专业确认结果。
六、附则
1. 各专业对学生的身体要求,由相关专业学院参照教育部、卫生 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文件确定。
2. 专业确认完成后,学生按照所选入专业的学费标准交费。
3. 本方案适用于2021级明德书院大类招生的学生。
4.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专业确认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院发[2022]1号-2021级明德书院本科生专业确认实施方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确认方案详见附件
联 系 人:郭经纬
联系方式:010-81381426/15101089144
北京理工大学明德书院
2022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