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学校指导下,明德书院展开以“栉风沐雨越百年,青春奋进开新篇”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共开展了570余个社会实践项目,人员覆盖明德书院2018级、2019级、2020级所有团支部,内容涵盖疫情防控、返乡调查、思源计划、四史学习等多个类别。

助力疫情防控,彰显青年担当
“扫码测温,谢谢配合!”明德书院2020级本科生丁宁加入河北沧州大学生志愿团队,在小区门口对来往居民进行体温测量以及居民信息登记。在2021年之初,河北疫情升级,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明德学子传承北理工“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白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梳理石家庄抗疫历程,走访社区居民,总结石家庄疫情调研报告。薄一琳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为居家学习的学生以及医护人员子女传授各学科的学习方法。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楫扬帆新征程
“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不仅是改善人民生活,更点燃了乡村大众更上一层楼的热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这必定会成为我们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明德2019级本科生王序在参加沂蒙脱贫攻坚回访调查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想。2020年,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了绝对贫困。值此特殊之际,实践团成员对两个沂蒙老区的村庄进行回访,与当地扶贫干部、村民进行交流,针对沂蒙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扎实成就和存在的苦难问题,总结经验,形成一篇总结性调研报告和宣传视频。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明德书院2018级本科生张瑞泽聚焦鹤壁市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实际走访和数学建模进行分析,以期促进鹤壁市物流产业的腾飞和鹤壁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战已经大获全胜,乡村振兴事业正扬帆起航。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明德人运用专业知识与乡亲共同描绘美丽新时代发展的崭新画卷。
高中大学破天堑 饮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从二中的教室走进北理,又将北理带回梦中的母校。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面向未来无限可能的发展。”明德2018级本科生陈姜韬在思源计划总结报告中写下这样的话。思源计划是北理工与各高中互通的桥梁,北理学子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思源团成员们向高三同学介绍了北理的人才培养、招生政策、校园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深化高三同学对北理的认知,激发对北理的兴趣,扩大北理的影响力。
读百年四史 承红色基因
“今日的和平,是他们用血汗一点一点浇灌而出的,又是一阵感激,陷在喉咙。”明德书院2020级本科生赵昕兒在线上参观完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赵昕兒走进烈士陵园,在岩墓金字前、黑白影像里回忆那段革命历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党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百年峥嵘岁月忽而即逝,但鲜血染红的记忆永远不能忘却。在四史中,明德学子学习革命前辈的先进事迹,感悟从他们身上迸发出的精神力量,赓续革命先烈的红色血脉,特立潮头勇担使命,谱写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过:“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在青春奋进的征途上,明德学子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担时代大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不懈奋斗!